沈道遠
2018年10月12日14: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某縣委機關文化建設十分有特色,在當地小有名氣,十裡八鄉的單位都慕名前來參觀學習。這本是件好事,但卻在無形中為其帶來了一些煩惱。問起原因,“隔三差五就要接待一波本市的、外市的兄弟單位,每次都要求經驗交流發言,大大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對本職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很大影響。”一位工作人員坦言。(10月9日,人民日報)
先進單位工作干得好,其他單位慕名前來參觀學習,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如果好事一旦過了度,超過了界限,同樣也會演變成為讓人糟心的事兒。一些先進單位吐槽,隔三差五就要迎接其他單位參觀學習,工作量無形之中增加,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筆者倒是認為,“先進單位迎接忙”是“甜蜜的負擔”,先進單位與其抱怨吐糟,還不如在統籌協調、科學安排上下功夫,讓迎接參觀學習更加務實高效。
誠然,其他單位不斷到先進單位參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先進單位的正常工作,打亂他們的工作安排,但是,先進單位既然成名了就要慢慢習慣這種工作常態,主動把做好迎接參觀學習,納入到日常的工作之中。
一些先進單位認為,頻繁接待其他單位學習參觀,給自己增加了諸多額外的工作負擔。這種觀點不能說錯,但是站的格局小了些。其他單位前來參觀學習,如果真能學到先進工作經驗,並有效地運用到工作中,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嗎?先進單位的成功經驗通過他人的參觀學習,得到廣泛的傳播和實踐,這難道不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嗎?好的經驗需要推廣,先進單位既然做得好,不妨義不容辭的扛起這個責任,當好“推廣大使”,在接待參觀學習中,讓先進經驗充分釋放“乘法效應”。
再說,參觀學習是一種雙向互動,其他單位的一些困惑或者思考,彼此交流中的一些思想閃光,對於先進單位進一步改進工作,其實也是有促進作用的。另外,不斷有其他單位前來參觀學習,這種良好的反饋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督促先進單位勇爭一流,樹好品牌。因此,先進單位不能隻看到迎接參觀學習的“負擔”,而選擇性忽視其中蘊含的“甜蜜”。坦然接受現實,習慣“累並快樂著”的工作,或許才是最好的姿態。
當然,出現“先進單位迎接忙”現象,除了日常參觀交流頻次多的原因外,還與先進單位是否科學統籌安排,務實高效接待有關系。對此,筆者倒是建議,先進單位可以考慮培養一名專業的講解員,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面准確的介紹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無需單位領導出席陪同,也無需准備經驗材料,減少接待參觀學習的繁文縟節,陳規陋習﹔同時,還可以出台接待參觀學習的制度,對接待時間和頻次做出科學安排,避免參觀學習擠佔更多工作時間,確保單位的正常工作運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