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莫做“浮薄新進喜事”的干部

程永

2019年02月22日09: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北宋名相李沆,在位期間,非常重視吏治。宋真宗曾問他治理國家要重視什麼,其對曰:“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此最為先。”就是不使用那些輕浮孟浪、急於上進,不務實事、愛出風頭的人。這要求在新時期選人用人標准中有著更鮮明的體現。“浮薄新進喜事”,對於黨和國家事業,對自己的成長都是百害而無一益的,必須得堅決摒棄。

然而揆諸現實,“浮薄新進喜事”的干部大有人在,隻圖眼前,不顧長遠,隻為個人、不顧集體,工作中急功近利,甚至搞出一些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寅吃卯糧的事情來。如,有些領導干部為了個人政績,打著發展經濟的口號,不惜犧牲環境,破環生態﹔有些干部在發展產業時,不考慮實際情況,盲目引進項目、產業,千篇一律,很多因“水土不服”而失敗告終﹔有些干部為了博上級領導眼球,熱衷於造盆景,今天工作剛部署,明天就出經驗,等等,表面看起來是干得熱火朝天,實際上什麼具體內容也沒有,虛假主義泛濫。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隻顧快馬加鞭,往往會事與願違、功虧一簣。從事物發展規律講,一切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有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任何偉大事業都是經過長時間、甚至是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換來的,如,焦裕祿帶領群眾戰天斗地,力治蘭考“三害”,創下不朽功績﹔谷文昌艱辛付出十四載,終使福建東山由風沙島變為魚米鄉,等等。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干才隻能靠腳踏實地、實干苦干成事,靠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必然成不了事。

干事創業需要有正確的政績觀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那種急於進取、輕慮淺謀、自負其功,是一種不成熟,心中沒有定力的表現,目的是想通過一些浮夸行為來獲得認可,做事不深入考慮,不考慮后果,隻為一己之私。這說白了其實還是宗旨意識不強、政績觀不正確的表現,想干一番事業、想出成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急於求成、貪功冒進,難免會出現各種不符合實際的亂象,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為官、做事都是百害而無益的。

莫做“浮薄新進喜事”的干部。新時期既有良好的干事創業舞台,也有各種艱難苦困的挑戰,需要拿出足夠毅力,保持歷史耐心,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唯有如此才能做出一番作為。對各級干部來說,要先樹立好正確政績觀,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歷史擔當,不急躁、不貪功、不冒進,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在反復淬火中成就事業、錘煉自己,夯實成長進步的基礎。如果熱衷於“浮薄新進喜事”即使一時能忽悠得過去,蒙騙得了一時,在歷史和實踐的面前,終有一天會露出馬腳來的。

事業需要踏實干事的干部,人民群眾喜歡干實事的干部,最怕、最討厭搞虛夸作假的干部。“筆成塚,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鋌,不作張芝作索靖。”黨員干部要胸懷大局、立足長遠,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敢擔當、勇擔當、善擔當,切不可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各級黨組織和組織部門要擦亮眼睛,不僅要有惜才之心,更要有識才之眼,堅決不用“淺薄新進喜事”的干部,讓不務實事、愛出風頭的干部沒有市場,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