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鬆
2025年07月29日08:55 來源:學習時報222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要從供給、需求、投入產出、分配、宏觀經濟循環等多個方面看,為我們進一步深刻把握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僅要從供給方面著手,也要從需求、投入產出、分配、宏觀經濟循環等方面大力推進。
在供給方面,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從供給方面著力。要堅持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並重,著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激勵等手段,加快推動基礎材料、工業母機和工業軟件等重要領域的國產替代,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著力規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為,將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從拼政策優惠轉變到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上來。各地要立足自身條件,發展特色產業,實施差異化競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避免在新興產業發展中出現“內卷式”競爭。
在需求方面,要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也要重視從需求方面發力。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專項債發行額度,優化地方政府化債方案。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大力提振消費,研究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覆蓋范圍,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擴大有效投資,著力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地下管網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從放寬准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助殘、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健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細化政策體系,提升民營企業投資安全感和投資信心。
在投入產出方面,要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注重提高投入產出效率。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著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鼓勵民營企業家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在分配方面,要加快構建政府、企業、居民更為合理的收入分配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注重構建政府、企業、居民三者良性互動、更為合理的收入分配體系。平衡三者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關系,既要保障市場效率,又要體現公平正義。優化初次分配,夯實市場基礎,平衡企業與居民的直接分配關系。強化再分配,發揮政府調節作用,平衡政府與市場的分配關系。引導三次分配,激活社會力量,補充政府——企業——居民分配鏈條。構建政府、企業、居民更為合理的收入分配體系,有助於實現三者良性循環。企業兼顧薪酬與投資的合理分配有助於激發員工活力與創新動力,並提升企業競爭力。居民收入穩步提升有助於增強消費能力,並拉動企業盈利與經濟增長。在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前提下,政府輕稅負、強民生等財稅政策有助於降低居民預防性儲蓄比例,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在宏觀經濟循環方面,要著力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通暢。我國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做強國內大循環,著力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通暢,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沖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以生產升級夯實循環根基,讓供給高質量、有創意。以分配優化激活循環動力,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以流通高效打通循環堵點,讓商品流轉快、成本低。以消費擴容提質牽引循環升級,讓市場有活力、有潛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