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潔
2025年08月18日08:51 來源:學習時報222
標本兼治,源於中醫術語,在治國理政語境下指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既要解決當下急迫問題,又要通過系統性措施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將階段性目標與長期性目標相統一,是一種系統施治的科學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自身建設、安全生產問題、經濟金融風險、生態環境保護、全球安全治理等領域發表重要講話,明確強調了諸多方面的“標本兼治”。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有助於黨員干部運用系統觀念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保持堅強政治定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深化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法規制度,強化黨內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標本兼治”是中國共產黨深化管黨治黨、准確把握反腐敗基本規律的重要認識,深深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廉潔文化沃土,是系統化推進腐敗治理的科學方式。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要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既要對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堅決予以懲治、猛藥去疴,也要通過改革和制度創新切斷利益輸送鏈條,健全風腐同查同治工作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紀律教育機制,推進作風建設提高黨性修養,從體制機制、理想信念、涵養文化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秉持系統施治和“全周期”理念,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底線約束與道德高線引導相結合,在持續懲治腐敗的同時,配套跟進制度建設,在廉政教育中貫穿震懾效應和制度建設,形成腐敗治理的有效閉環,提升“懲、治、防”一體貫通的標本兼治效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取得反腐敗斗爭的新勝利。
2016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重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統籌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生產是社會穩定、城市發展、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石,是必須牢牢守住的紅線、底線、生命線。新時代新征程,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產風險要立足於安全與發展戰略全局,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理念,既著眼於事故發生后的救援救治、責任追究、嚴格懲治、整改措施達到治標效果,又致力於將“關口”前移,完善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建設的治本舉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強化安全監管隊伍建設,規范社會應急力量發展。健全常態化安全監管機制,加快構建“物聯網+安全監管”模式,通過大數據助推實現重大安全風險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以科技賦能增強應急救援工作能力建設,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022年1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我們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是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鍵,是確保經濟平穩運行、保証民生福祉的基礎,關乎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當前,我國正處於增速換擋與發展模式轉型的新階段,經濟金融領域的重大風險呈現出更為復雜多元的新態勢,不確定性重大風險因素增多,既要重視當前風險,加強對金融市場監督,快速排查處置,大力整治金融亂象,堅決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風險。更要樹立長遠眼光,堅持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從系統性和整體性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房地產市場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能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科學的監測預警機制、精准的責任落實機制、普遍的協同參與機制、廣泛的多邊合作機制,以標本兼治方式將短期舉措和長效機制相結合,加強宏觀調控和經濟金融治理,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促進經濟金融平穩健康運行。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我們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注重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群眾健康和福祉,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我們黨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在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進程中,既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著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又統籌生態系統各要素,以系統觀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綜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將污染防治與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轉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結合,實現由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到轉變價值觀念、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的標本兼治成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要進一步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治標與治本相貫通、當前和長遠相結合,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行動,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期待。
2024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強調,我們要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加強全球安全治理,探索標本兼治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金磚國家是塑造國際格局的重要力量,金磚合作在全球安全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為推動世界秩序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全球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劇烈動蕩,傳統安全風險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正加速變革。中國積極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不斷完善,與世界攜手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反對一切形式的霸凌主義和雙重標准,推動國際社會更加重視多邊合作和對話協商,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和爭端,為國際和平與安全提供公共產品以應對重大風險,減緩安全赤字。始終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加強金磚國家在金融安全、網絡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加強經濟與社會文化交流,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公平正義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以標本兼治之策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