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峰
2025年08月18日08:53 來源:學習時報222
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必須依靠理論思維,真正把握事物的內部聯系和發展規律,依據科學的認識成果指導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面對著新的形勢、新的矛盾、新的問題,更加需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認清發展大勢、把握戰略全局、理清各種關系,從而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保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理論思維是一個民族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要求和必備品質。高度重視理論思維,不斷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水平,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事業日益興旺發達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增強理論思維,就能夠准確把握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正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全面認識錯綜復雜的矛盾問題,統籌協調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科學指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各級領導干部是黨治國理政的骨干力量,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對於各項事業的進展、各項工作的成效,關系重大。理論思維有助於增強全局觀念,擺脫局限於一地一事的思維方式,著眼“國之大者”做好本職工作﹔有助於理清事物復雜關系,區分主觀和客觀、現象和本質、主要和次要、暫時和長久等,“不畏浮雲遮望眼”,提高做好各項工作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助於自覺遵循發展規律,順利時防患未然,困難時轉變局勢,用權處慎之又慎,居當下謀劃長遠,學會“照辯証法辦事”﹔有助於提高思想境界,站得高、看得遠,理想執著、信念堅定,不斷修煉、嚴於自律,經得起考驗、頂得住誘惑、扛得住壓力,成為有良好素養的領導干部。
理論思維是以理論的方式把握世界的認識活動。人以多種方式把握世界,理論思維則是以理論的方式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認識過程及成果。理論思維探索世界的本質,揭示事物的規律,是從“是什麼”到“為什麼”無止境的思考。理論思維是與經驗思維相對應的一種思維方式,是超越現象、洞察本質,依據個別、把握一般,源於經驗、高於經驗的思維方式。人們依靠感官,可以感覺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鳥魚虫,但感覺不到“事物的規律”。隻有通過理論思維,對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從而提煉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得出規律,也就是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使人的認識成其為科學性、真理性、規律性認識。理論思維把停留在現象、經驗階段的認識,提升為本質性、全面性、規律性的認識,是認識的一次飛躍。當在每一個領域系統整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時,在各個知識領域之間確立正確的關系時,經驗的方法不夠用了,隻有理論思維才管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沒有理論思維,的確無法使自然界中的兩件事實聯系起來,或者洞察二者之間的既有的聯系。”即使在歷史領域也是如此,理論思維力圖描述歷史的內在聯系和根本動因,舍棄了一些偶然的、枝節的、瑣碎的歷史現象,使對歷史的認識上升為科學,唯物史觀的創立就是明証。理論思維的實質是哲學思維,特別是把握事物普遍聯系、內在矛盾、發展規律的辯証思維,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理論思維的精髓。理論思維貫通於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之中,這些思維能力都離不開理論思維。
理論思維的特性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理解把握。一是運用理性進行思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理論思維更多地是對“形而上”的思考。人的理性思維能力,使人不滿足於僅僅在分散的、表面的層面上把握對象、理解世界,而要在統一的、規律的層面上把握對象、理解世界。二是思考問題追根溯源。既要遵循思維邏輯、服務解決問題、依據實際能力,又要思想無終結,不斷深入、不斷提升、不斷超越。三是抽象概括表達事物。理論思維是運用具有概括性的抽象概念來表達對事物的認識的,比如“物質”這個概念是對世界所有具體物質形式的總概括和最高抽象。這種思維方式是對事物作出普遍性概括的一種追求,努力達到“以一統多”“以簡馭繁”的思維效果。四是思維空間開放多維。不僅認識外界對象,而且反思思維自身。《論語》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教人們在思維過程中不要憑空猜測,不要絕對肯定,不要拘泥固執,不要自以為是。五是正視矛盾把握統一。事物充滿矛盾,思維不可能回避矛盾,而且思維本身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理論思維就要容許矛盾的存在,學會在矛盾中思維。正如黑格爾所說,“認識矛盾並且認識對象的這種矛盾特性就是哲學思考的本質。”
在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提高理論思維能力。理論思維是一種需要經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感悟才能獲得的專門能力。恩格斯指出:“這種才能需要發展和培養,而為了進行這種培養,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還沒有別的辦法。”哲學是人類思維的結晶,凝聚著人類思維的精華。哲學是智慧之學、方法之學,它首先表現為關於思維的智慧和方法。對於理論思維來說,哲學是起著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的思維方式。“因為隻有辯証法才為自然界中出現的發展過程,為各種普遍的聯系,為一個研究領域向另一個研究領域過渡提供類比,從而提供說明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理論思維的正確引導。學習哲學以提高理論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學習既包括從書本學習,也包括從實踐學習。理論來自於實踐、哲學來自於歷史,思維的邏輯存在於實踐和歷史的邏輯之中,是實踐和歷史在思維中的再現。要真正領悟理論、懂得哲學,還要讀好讀透實踐和歷史這本“大寫的書”,在理論和實踐、哲學和歷史的結合中有效提高理論思維能力。通過實踐歷練,促進在理論思維中把社會的呼喚內化為思想的呼喚,把實踐的問題概括為理論的問題,把感性的觸動上升為理性的沉思,把未知的規律揭示為已知的規律,把現象的聯系深化為本質的聯系,把微觀的視野擴展為宏觀的視野。實踐閱歷能夠培養理論思維的真實性現實性,增強對理論思維的感悟力判斷力,防止教條思維、空想思維和無效思維等。
在實踐中增強理論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握事物聯系、揭示事物規律、指明發展趨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全黨,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這正是推進理論創新、推動實踐發展、提高理論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
(作者系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