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黨組
2025年08月22日08:50 來源:學習時報222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江河保護治理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對於深入實施國家“江河戰略”、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進一步提升我國水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要心懷“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意見》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江河保護治理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江河,走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親自擘畫、親自確立、親自推動實施國家“江河戰略”,圍繞江河保護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推進新型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都要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深入推進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高瞻遠矚、思想深邃,視野宏闊、內涵豐富,凝結著對國情水情的深刻洞察和對江河保護治理的戰略考量,鮮明指出了江河保護治理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科學回答了關於江河保護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做好江河保護治理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意見》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江河保護治理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江河保護治理作出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安排,明確了江河保護治理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實施路徑。我們要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江河情懷,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江河保護治理的戰略定位和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江河保護治理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牢牢把握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形勢任務
深入實施國家“江河戰略”,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進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處於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面臨一系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要求看。江河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載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須進一步提升江河流域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水生態保護治理能力,使我國水安全保障水平更好適應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從適應氣候變化影響加劇的緊迫要求看。作為世界上江河情況最復雜、治理難度最大、治理任務最為繁重的國家,我國自然氣候地理的本底條件,水資源時空分布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匹配的基本特征,加之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的顯著態勢,決定了江河保護治理任務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必須高度重視氣候變化的復雜深刻影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進一步完善江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水生態保護治理體系,全力保障江河安瀾、人民安寧、社會安定。
從完善江河保護治理格局的現實要求看。我國江河流域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還不完備,江河湖泊保護體制機制還不完善,水利高質量發展制度體系尚不健全,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水利新質生產力發展尚未成勢,治理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江河保護治理仍然面臨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加強江河保護治理,破除體制性障礙、打通機制性梗阻,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方法創新,加快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自覺扛起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時代使命
《意見》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對我國江河保護治理進行頂層設計,明確了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部署了6方面重點任務、24項具體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我們要錨定《意見》明確的各項目標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於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部署,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以流域為單元,統籌推進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傳承弘揚水文化,健全江河保護治理制度,建設安全江河、生命江河、幸福江河,形成人水和諧共生的江河保護治理格局。
全力保障江河安瀾。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優化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布局,健全洪澇災害防御體系,強化洪澇災害風險防控,構筑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加快完善由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三個要件”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增強江河洪水主動調控能力。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網、雨量站網、水文站網“三道防線”耦合貫通的現代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實現延長洪水預見期與提高洪水預報精准度的有效統一。加快健全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位一體”的洪澇災害防御工作體系,保障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完善水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健全落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制度政策體系,全方位提升節水水平。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科學配置江河流域水資源,全面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推動各層級水網協同融合發展,增強水資源總體調配能力。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與改造,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以及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提高農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加強江河水生態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從江河源頭至河口、水域和陸域的全域保護,形成以江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為骨架,以湖泊、水庫、濕地等為節點的江河生態保護帶。堅持一河一策,加強河湖生態流量(水位)管理,全面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實施地下水保護治理行動,持續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加大江河源頭保護力度,科學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嚴格河湖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依法縱深推進清理河湖庫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推進河口及三角洲生態保護,確保入海流路通暢。
持續改善江河水環境。深入推進重要河湖保護治理,持續提升河湖水環境質量。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扎實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加強南水北調水源區、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及國家水網重要結點工程水源區等重要水源補給地保護修復,強化重大引調水工程輸水沿線、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監測和保護。進一步加強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傳承弘揚水文化。系統保護傳承弘揚以江河為紐帶的水文化,推動建立貫通古今、繁榮發展的水文化體系。增強生態意識,培育生態道德,建構河流倫理,調整人與河流關系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責任義務、行為准則。加強水利遺產保護,深入挖掘水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水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繁榮發展新時代水文化,提高水文化影響力。
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以數字孿生流域為重點,系統謀劃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按照“全要素、高精度、高頻率、連續性”要求,構建水利遙感衛星應用星座,完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構建數字孿生平台,深化模型研發應用,“正向——逆向——正向”迭代優化調度運用方案,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實現驗証歷史、同步映射、預測未來,為江河保護治理提供前瞻、科學、精准、安全決策支持。
強化體制機制法治管理。推動健全中央統籌、流域協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流域管理機構作為江河湖泊“代言人”的職責作用,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一以貫之強化河湖長制,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推進水利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建立水預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加快推進水利投融資、水價、用水權市場化交易等改革,健全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水流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深入貫徹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加快推進水法、防洪法修改,健全蓄滯洪區管理、河道管理、採砂管理、水資源調度、重要水源地保護等制度規定,提高水行政執法效能,強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江河保護治理。
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水利部門肩負重大使命。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錨定目標、久久為功,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高質量高標准完成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各項目標任務,一步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治理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