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奇
2025年08月28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222
【光明論壇】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將正式啟動。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和海南省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彰顯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決心,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生動實踐。面向未來,海南自貿港將持續深化與國際高標准規則的對接與創新,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生態,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更大力量。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持續抬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從戰略路徑看,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是黨中央“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貿港的關鍵裡程碑,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從政策探索轉向“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正式封關運行。全島封關運作向世界表明了中國不畏保護主義逆風逆浪、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具有引領示范作用,承載著助力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使命。
當前,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政策制度體系逐步完善。2020—2021年是政策框架構建階段,海南自貿港落地政策累計達150多項。2022年為封關准備的關鍵之年,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64項重點任務清單,涵蓋口岸建設等11個領域。之后相繼配套出台系列政策清單及實施細則,覆蓋稅收、投資、金融、口岸管理等關鍵領域。
海南自貿港大力推動制度創新,創造性地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貨物貿易自由便利政策,對進口商品實行禁限商品目錄清單管理,清單之外實施“零關稅”,對經營主體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構建與自貿港相適應的貨物、外資、金融、數據、人員等開放政策和監管體系。同時,壓力測試有序推進。2023年4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推出“擔保即提”和“即購即提”提貨方式,成為封關前政策壓力測試的標志性成果。2024年,壓力測試從“個別試點”轉向“大樣本、全覆蓋”,在跨境資金流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等領域開展系統性測試。
此外,海南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22年7月,總投資14.17億元的第一批封關項目集中開工,“二線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至2025年初,第一批封關運作31個項目全部建成,8個對外開放口岸和10個“二線口岸”基礎設施及查驗設施設備基本完備,為封關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面向未來,海南正努力打造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門戶,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加快構建與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適應的貿易、航運、金融、投資、數據、人員流動等領域的開放制度。以數字經濟、綠色貿易等新興領域為突破口,提升國際規則參與權與話語權,實現從“對標國際規則”到“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轉變。
加強海南自貿港與內地聯動發展。依托封關后國際優質資源與要素的便利性及可得性,加強海南自貿港與澳港粵瓊重點區域產業戰略合作,打造安全穩定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快形成需求驅動型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海南新質生產力策源能力。
以數字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以離岸數據服務為抓手,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東南亞等地區算力互聯互通。全面對接有關國際高標准數字貿易規則,構建數據跨境流動規則,提升海南自貿港對數字領域龍頭企業的吸引力。
構建安全高效的開放監管體系。實行差異化、精准化、數智化監管,形成“安全可控、高度開放”的發展監管范式,增強風險防控監管和開放創新發展能力。構建動態監測和預警體系,打造突發事件高效應急處置協調聯動機制,守住安全底線。針對跨境服務貿易、新型金融業態等領域探索“監管沙盒”,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穩定可預期一流營商環境。
(作者:周健奇,系國研智庫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