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把改革動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效能

郭冠男

2025年08月29日08:25    來源:經濟日報222

原標題:把改革動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效能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收入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等多篇著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實踐指南。

近年來,我國強化各領域改革協同聯動,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是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攻堅,發展活力競相迸發。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截至2025年5月底,全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數量增至1.85億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民營企業在公平競爭的市場舞台上茁壯成長。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蹄疾步穩,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壓艙石”“頂梁柱”的關鍵作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扎實推進,市場基礎制度規則日益統一,市場監管更加公平高效,市場設施聯通水平穩步提升。價格機制改革成果豐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不斷完善,各類要素跨區域高效流動,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二是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日臻完善,產學研合作不斷強化。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與應用,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快速崛起。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第34位躍升至2024年第11位,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科技創新能力實現質的飛躍,順利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三是社會領域改革多點突破,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教育領域改革全面發力,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加強素質教育,更加彰顯教育公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分級診療制度不斷完善,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成效初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大幅增強,群眾看病就醫更加便捷、高效。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持續擴大、水平穩步提高,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未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人民群眾新期待,需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進行到底,把改革動能持續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

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落實“五統一、一開放”基本要求,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實好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現代流通體系,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形成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加快在全國范圍推廣改革試點地區切實有效的政策舉措。充分發揮督察作用強化跟蹤問效,健全上下協同、條塊結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實機制,優化考核指標體系,創新考核方式方法,敢於較真碰硬,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度。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渠道,通過聽証會、民意調查、網絡問政等形式,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對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改革中,充分吸納群眾智慧,使改革方案更加貼近群眾需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綜合室主任、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