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兩新”促進產業生態優化

馮其予

2025年09月01日08:26    來源:經濟日報222

原標題:“兩新”促進產業生態優化

當前,穩妥有序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下階段工作,已具備一系列有利條件。未來應進一步推動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的深層轉型,著眼於將短期消費刺激轉化為長期產業生態優化。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正成為擴大內需、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抓手。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提出,要穩妥有序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下階段工作。為此,應進一步落實好促消費增量政策,加快培育消費市場新增長點,促進我國產業生態進一步優化。

有關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五大類商品銷售額突破1.6萬億元,惠及消費者4億人次,推動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30.7%,成效明顯。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在於實現品類拓展與綠色轉型協同。一方面,中央財政投入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從傳統家電、汽車拓展至手機、智能家居等十二大類產品,覆蓋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另一方面,補貼機制引導消費結構向高端化躍遷。例如,新能源汽車置換佔比超過50%,一級能效家電銷售佔比超九成。這種“擴圍+提效”的雙軌驅動,不僅釋放了存量消費潛力,更推動產業向綠色智能化轉型,形成消費升級與供給優化的正向循環。

當前穩妥有序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下階段工作,已具備一系列有利條件:政策體系更趨完善,頂層設計明確延續性,補貼范圍持續擴展並強化標准引領,通過財稅金融協同形成全鏈條支持機制﹔資金保障更加有力,中央財政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大幅增加規模,央地分層負擔機制減輕地方壓力,配套預撥清算制度確保資金高效直達﹔實施機制持續優化,數字化平台推動補貼申領流程簡化,破除跨部門審批堵點,多元主體參與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市場基礎日益堅實,消費升級需求從剛性向品質化轉變,綠色智能產品滲透率顯著提升,城鄉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也要看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區域協同、產業鏈配套、監管精細化等領域仍存在不足。未來應進一步推動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的深層轉型。

具體而言,一是優化服務網絡進一步下沉。各地應合理規劃回收網絡,加強社區回收網點建設。應鼓勵商超賣場、電商平台等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加強合作,發揮產銷銜接、商品集散的渠道優勢,促進廢舊家電家具回收。同時,可以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制定舊品指導價,縮小估值預期差。二是構建監管與激勵的長效機制。可以通過建立全國性價格監測平台,對虛標價格企業實施黑名單制度。三是進一步加強產業聯動。可以通過探索“補貼券+碳足跡”綁定模式,對高能效產品補貼上浮,引導企業技術創新而非價格依賴。還可以通過產業鏈傳導帶動區域產業高端化躍升,形成消費升級與區域發展的正向循環。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更應著眼於將短期消費刺激轉化為長期產業生態優化。當政策重心從“萬億銷售額”轉向“億級用戶體驗”,當企業動力從“補貼依賴”轉向“技術驅動”,消費新增長點方能突破周期局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