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推動軍隊建設高質量發展

張翚

2025年09月04日08:25    來源:光明日報222

原標題:推動軍隊建設高質量發展

這次閱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力量結構新布局在閱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我軍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不僅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也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這次閱兵,展示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新成就。回望歷史,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我軍幾乎是以步兵對抗日本侵略者的陸海空力量。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建設發展迅速,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完成了向機械化半機械化軍隊的轉型,並全面展開信息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積極推進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發展,重塑和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形成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4大軍種,以及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4大獨立兵種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提供了堅強保障。

這次閱兵,堅持實戰標准,把其作為錘煉官兵戰斗作風、檢驗部隊指揮、協同和保障能力的練兵機會。我軍軍事訓練已進入全方位變革、整體性提升的新階段,要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加快軍事訓練管理向現代化、信息化轉變。人民軍隊要強化練兵備戰的鮮明導向,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瞄准全域聯合的智能化戰爭,以軍事斗爭准備為龍頭帶動現代化建設走深走實。由點到線通鏈路、抓集成,由線到面搞融入、促聯合,推進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快速發展形成戰斗力。在實戰化訓練、重大演訓活動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摔打錘煉部隊,切實提升威懾和實戰能力,以戰斗力躍升促進高質量發展。

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的奮進史。而今,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嚴峻挑戰和難得機遇,我軍建設發展要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全面推進軍事理論、技術、組織、管理等方面創新,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戰斗力水平。

這次閱兵,我軍軍兵種結構新布局的集中展示,標志著軍事力量體系更趨完善、新域新質力量比重上升和武裝力量體系更為完備。體系建設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按照體系建設思想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戰建統籌、跨域統籌、軍地統籌力度,把軍事力量體系同聯合作戰指揮、新型軍事管理、新型軍事訓練、國防科技創新等體系構建統一起來,形成推進軍事力量體系整體提升的強大合力。堅持把向打仗聚焦貫穿到構建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確保軍事力量體系符合實戰要求,注重以聯合作戰能力為重心、以新質作戰能力為突破、以各種作戰目標任務能力為基礎,提高各種作戰力量對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貢獻率。

當前,構建智能化軍事力量體系已成為世界軍事發展的大勢所趨,我軍正處於“三化”融合發展的新階段,籌劃設計智能化時代軍事力量體系建設,必須適應國防和軍隊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總體規劃,利用人工智能拓展新的戰斗力增長點。瞄准打贏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戰爭,加快充實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等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力量,推進主戰武器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綜合保障系統和主要部隊編成系統建設,實現智能化要素的充分融入﹔構建基於聯合作戰全鏈路全環節的諸軍兵種諸平台體系的模塊化智能系統,大幅提升智能化作戰能力﹔構建作戰編成、武器平台、網絡信息體系等全面智能化的軍事力量體系。

(作者:張翚,單位:陸軍指揮學院)

(責編:黃瑾、萬鵬)
相關專題
· 綜合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