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明華
2025年09月08日08:53 來源:學習時報222
情懷是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無數優秀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立己達人、胸懷天下,以真摯的為民情懷、務實的工作作風、強烈的歷史擔當,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不斷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情懷”的重要論述,指引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好領會好這些重要論述,厚植為民情懷、弘揚家國情懷、踐行天下情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壯闊新征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從人民中走來、依靠人民發展壯大,歷來有著深厚的人民情懷,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不僅願意為中國人民造福,也願意為世界各國人民造福。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是在為民造福的深厚實踐中鍛造和彰顯的。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發展壯大,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使發展的成果為人民共享,這一情懷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繪制全球發展最大的同心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共產黨人用人民至上的赤誠熱情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親民、愛民、為民中樹立起令人敬仰的座座豐碑,使自身道德境界得以升華。中國共產黨人民情懷的精神境界和強大的人格力量,讓中國共產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中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道德模范體現了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從古至今,中華文明之所以連綿不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國人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人看來,國是第一位的,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的統一強盛就沒有家庭的美滿和個人的幸福。隻有當每個人都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強盛。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中國共產黨人歷來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也更加懂得愛國是立身之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全國道德模范是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的榜樣,他們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指引著人們服務人民、回報社會,更好踐行著熱愛民族、忠誠國家、勇敢擔當的家國情懷。
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增強愛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愛國情懷,扎根在億萬同胞的血肉裡,深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裡。愛國情懷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感召著中華兒女的團結奮斗,激發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勠力同心、篤行不怠。愛國情懷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獨立、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迸發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企業家在中國經濟奔涌向前的發展浪潮中,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員工。企業家要涵養愛國情懷,鞏固並提升企業家精神,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中積極回報國家。
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強調,中國人民歷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當代中國文藝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天下情懷,是以和為貴、兼收並蓄的大國胸襟,也是順應時代、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中國共產黨的天下情懷,旨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秉持“修齊治平”的歷史智慧,踐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願望和信念。當代中國文藝本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需要植根為民初心、把握時代脈搏、洞察國際大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發展戰略,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推動世界文化共同繁榮。“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藝工作者要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2024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上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脈相承,都根植於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彰顯了中國外交自信自立、堅持正義、扶弱揚善的精神風骨,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世界情懷,都展現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是新形勢下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好的傳承、弘揚、升華。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胸懷天下,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源於中國,屬於世界,這一飽含世界情懷的理念,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彰顯著中國共產黨與國際社會同聲相應、相向而行、共享共贏的胸襟。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和現實証明,文化碰撞、沖突只是人類交流過程中的一般現象和個別環節,各國之間交流、互鑒才是文明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秉持公平正義理念,倡導共同發展、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為世界和平、發展、進步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情懷,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思想,主張各國應該在摒棄意識形態偏見的基礎上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共同推動完善公正合理的國際交往新秩序。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