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2025年10月03日08:38 来源:学习时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严监督执纪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要求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要求,充分发挥从严监督执纪利器作用,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更好担负起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大使命。
监督执纪首在从严,必须利剑高悬、寸步不让
严明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纪律部队”,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扛牢监督专责,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他律与自律结合。“四种形态”将严管与厚爱、惩治与挽救、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有机统一,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为从严监督执纪提供了标尺,必须精准有效使用,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前,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统筹推进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使之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及时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搞法不责众、下不为例,不搞情有可原、区别对待,真正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打虎”与“拍蝇”并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增强战略定力,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坚持凡事首先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从政治上审,紧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言行作斗争,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规矩严起来、硬起来。把办案作为最有力的监督,聚焦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一起查,严肃查办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典型案件,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以“惩”的力度彰显“严”的要求。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纠治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正风与反腐贯通。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刻把握风腐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的本质特征,坚持由风查腐循线深挖、由腐纠风双向突破,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一方面,把准由风及腐的利益链,把有无“小圈子”、是否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形等问题作为“必问必核事项”,查清案件涉及的资金来源、目的事由、吃喝收礼场所等,深挖细查“四风”问题背后的团团伙伙、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对脱离实际定政策、盲动蛮干上项目等问题,注意甄别背后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权钱交易行为。另一方面,构建由腐纠风的工作链,坚决查清查透审查调查对象本人及涉及其他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四风”问题,针对反映的地区性、行业性、领域性作风顽疾强化系统整治,铲除风腐滋生共性根源,坚决破除风腐相互交织、催生助长的恶性循环。
监督执纪重在治权,必须找准靶向、精准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调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腐败和权力往往相伴而生,权力配置不科学、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就必然导致腐败。要寓制衡于权力运行之中,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聚焦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推动固本培元。权力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立身处世、从政干事的人生选择。要将增强党性作为根本,持续巩固扩大党内集中教育成果,把各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重点,督促党员、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历练,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持续强化党的宗旨教育,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聚焦“国之大者”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把手中权力用于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聚焦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强化日常管理监督。特权是最大的不公,对党群关系最具杀伤力,人民群众最痛恨。必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破除“官本位”思想。坚持抓在平常、管在经常,加大对干部行权用权的日常监督,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突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作风霸道、搞“一言堂”等问题,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公私分明、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聚焦规范权力运行,深化以案促改促治。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必须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督,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从监督办案一开始就注重发现制度建设、权力运行、治理体系方面的问题,有的放矢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深化改革、堵塞漏洞、优化治理。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权力,推动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完善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用严格执纪推动制度执行,让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扎紧扎牢。
监督执纪贵在协同,必须一体贯通、凝聚合力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依靠全党共同努力来实现。只有一体压实各方监督责任,贯通各类监督力量,推动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才能攥指成拳,将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监督效能。
强化责任协同。管党治党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没有哪个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可以置身事外。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找准定位,履行好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通过协助党委开展党内谈话、述责述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等,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层层压实,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坚持以精准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在管党治党上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扛牢管党治党责任,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强化力量贯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涉及各级各类监督主体、监督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合力。持续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优化“室组地校企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发挥好纪检监察监督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加强线索移送、力量共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坚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不断延伸监督触角,实现自律和他律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强化科技赋能。当前,信息化、大数据已经成为支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必须善于向科技要效率、要资源、要战力,为监督执纪装上“智慧引擎”。聚焦“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贯通、全领域标准、全系统共享”目标要求,加快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完善数字监督平台、数字办案平台功能,加大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接引力度,推动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用共享。用足用好数据资源,丰富技战法模型,强化大数据比对分析,提高风险主动预警能力,严格使用权限管控,促进监督办案提质增效。
监督执纪要在规范,必须依法履职、注重实效
监督执纪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必须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将其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各方面。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监督执纪政绩观,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不定数字、不下指标、不搞攀比,坚决杜绝“凑数案”“注水案”;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格用纪法标尺衡量违纪违法事实,该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认定什么性质的问题,该适用哪种形态就适用哪种形态,既不人为拔高、上纲上线,也不迁就纵容、故意降格,确保定性量纪精准得当、毋枉毋纵。
坚持依规依纪依法。依规依纪依法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鲜明特点和必然要求,必须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持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坚持一体推进办案安全、案件质量和队伍建设,持续强化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纪法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信访举报办理质量评查、案件质量评查,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加强纪检监察制度规范建设,跟进落实新修改的监察法及实施条例,统筹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突出抓好新增监察措施的规范使用,确保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则和程序办事。强化对纪检监察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统筹内部监督力量构建“大内控”格局,加强系统内部监督调研,严防“灯下黑”,确保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监督执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注重用好党的政策策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综合考虑时间节点、主观态度、情节性质、后果影响等因素,做到严有严的标准、宽有宽的尺度。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贯通融合纪法情理,最大限度教育人帮助人改造人。注重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双重作用,既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又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常态化做好精准问责、容错纠错、诬告行为治理、澄清正名等工作,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当好坚强后盾,营造实干担当、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切实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作者系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代理主任)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