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吳杰明: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學指南

2013年09月09日08:4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學指南

  三、從黨和國家全局高度掌握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動權

  面對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面臨的嚴峻挑戰和考驗,隻有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和創新意識,牢牢扭住關鍵和重點,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工作,才能打好主動仗,開創新局面。

  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內容上,要聚焦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鮮明主題,切實唱響主旋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鮮明主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牢牢把握這個主題、聚焦這個主題,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要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工作,更好地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要深入開展“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深入宣傳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內涵,宣傳實現“中國夢”必須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講清楚國家夢、民族夢與個人夢的關系,引導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緊緊圍繞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針對改革進程中深層次矛盾增多的實際,積極營造有利於深化改革開放的輿論環境,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識,形成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正能量。

  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陣地上,要牢牢掌握互聯網管理權,牢牢掌控重要陣地。互聯網的裂變式發展和廣泛應用,重塑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越來越多的人把互聯網作為信息獲取的主渠道,互聯網已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要充分認識互聯網的媒體屬性、意識形態屬性,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大力推動新興媒體發展,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轉型,推動重點新聞網站做大做強,發揮好商業網站的建設性作用。要把網上輿論斗爭作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點來抓,加大力量投入,深入開展網上輿論斗爭,嚴密防范和遏制網上攻擊、滲透行為。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加大對網上有害信息、網絡謠言的整治力度,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對象上,要以領導干部和青年為重點,真正抓住主要群體。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的中堅力量,是各項建設和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他們的信仰信念、價值觀念如何,對其所領導的事業乃至社會領域都有重要影響﹔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意識形態斗爭爭奪的重點,他們在政治思想、發展道路上的選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要以領導干部和青年為重點,扎實推進理論武裝和理論普及工作,引導他們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學習,加強黨史國史的學習,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具有很強政治定力和擔當精神、很強凝聚力和戰斗力、很強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善於駕馭復雜局面的領導集體﹔把廣大青年培養成為理想信念堅定、素質本領過硬、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思想品德高尚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技能上,要把握好時、度、效,牢固掌握話語主導權。把握時、度、效,是輿論引導藝術的精髓,是掌握話語權和主導權的關鍵。把握“時”,就是要強化時效意識,先人一步、先聲奪人,關鍵時刻不失語、重大問題不缺位,在“早”和“快”字上做文章,搶佔時機制高點,形成“首因效應”,最大限度地擠壓負面信息、錯誤思想觀點的空間。把握“度”,就是要把握好輿論引導工作發揮積極作用的內在尺度,把握好輿論引導不與黨管媒體的原則和黨的宣傳方針相背離的邊界和底線,把握好輿論引導不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相沖突的程度和范圍,保証輿論引導適度而不過度,防止分寸“拿捏”不准,力避火候不到或火力過猛。把握“效”,就是要從實際效果出發,著力把握傳播規律,改進傳播方式,講究傳播藝術,增強親和力、貼近性,吸引力、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提高宣傳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治部主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