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需要新思路【3】

2015年07月28日09:1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需要新思路

務必精准 務求實效

今年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地方代表委員時就扶貧開發問題談到,“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並發表講話時指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扶貧不是一句空口號,得有真辦法、實舉措、硬功夫。”6月18日,他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進一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他強調,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厘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這是向全國全世界立下的扶貧攻堅決戰決勝的軍令狀。

精准,就是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見效管用,通過對貧困的“精准制導、定點清除”,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可以把寶貴的扶貧資金和力量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扶貧開發也是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這就包括在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這樣就可以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避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按照習近平的話說,就是“情況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幫助困難鄉親脫貧致富要有針對性,要一家一戶摸情況,張家長、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因地制宜研究實施“四個一批”的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實現貧困人口精准脫貧。從今年起,一項舉世罕見、規模浩大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在全國各地深入開展,近1億扶貧對象、12萬個貧困村將逐步建立起“專屬檔案”。這就是精准所在、靶心所向。

當然,新時期還要新思路,改革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扶貧的經驗和模式,構建起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

在政府層面,還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把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比如,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考核評價、總體運籌等工作﹔省級要做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等工作﹔市(地)縣要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建立起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改革考核機制。

在市場層面,要融開發於扶貧之中,融扶志於扶貧之中,使扶貧工作從“輸血式扶貧”走向“造血式扶貧”,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要大力提倡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發展,加大對貧困地區低保的轉移支付力度,在貧困地區將低保和扶貧政策相銜接﹔要完善扶貧規劃與城鎮化規劃統籌協調機制,通過發展小城鎮,對不具生存條件的地方進行整體搬遷,使搬遷的群眾享受城鎮的基本公共服務﹔還要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貧開發資金。

在社會層面,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重點是整合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廣泛動員公民個人通過愛心捐贈、志願服務、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參與扶貧,也可以構建社會扶貧服務平台,邀請社會影響大、公信力強、與扶貧關聯度高的基金會,結合精准扶貧,設計公募項目,投入到扶貧事業中來。

扶貧攻堅路,悠悠中國夢。中國人走過了“解決溫飽”,現在正邁向全面小康,中國人民與貧困的戰斗到了“決戰”之時。渴望脫貧致富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創造幸福生活的動力,隻要激發起了這個動力,就一定能打贏扶貧攻堅這場硬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胡敏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